環境永續

驅動永續 標準認證

ISO 認證

ISO 50001

能源管理系統認證

ISO 16064-1

溫室氣體盤查

ISO 46001

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

永續報告書

全國首家醫院,通過 2022 永續性報告,GRI 新準則

前往連結

減廢循環 資源再用

廢材重製再利用

由企業志工使用廢棄裝修材手工搭建教育公佈欄、植栽架

乾淨廚餘堆肥孕育新作物

餐廳乾淨果皮及菜葉、商場咖啡渣,歸土堆肥、孕育新作物

塑料桶回收變身植栽盆

將醫院乾淨的血液透析液筒回收利用作為蔬食水果種植盆

環境教育 生態保育

設計低碳訓練教材

製作節電、節水教育示範櫃

規劃環境教育場域(綠創體驗中心)

結合台中市政府城食森林計劃,於五權立體停車塔頂樓,建置「城食森林示範場域-綠創體驗中心」,並辦理系列教育課程

前進校園、深耕社區

  • 減碳意識萌芽,從小扎根,推廣節能教育及行動
  • 與弱勢關懷機構合作(如:台灣世界展望會、立達啟能訓練中心等),提供場域給弱勢孩童進行環境體驗,專人導覽培力,自在探索,感受低碳綠活的樂趣
  • 響應綠色消費,帶動綠色生活,開放社區民眾報名教育場次;結合社區活動,舉辦綠色市集、開設綠色宣導攤位

行政院食農教育推廣

榮獲行政院農委會「112 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」,運用循環農業概念,創建由農業產品、動植物殘餘物、肥料、水和能源等組 成的循環系統,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,建置雞舍與雞共生,邀請外部專家講師,舉辦系列教學活動與體驗課程,認識生物生態與植栽循環。

守護環境生態保育

淨山守護陸域環境,還給海洋美麗面貌。

能源轉型 智能監控

智能化管理系統

  • 工務管理系統及智慧電網,即時監控設備運轉情形、掌握能源使用流向與狀態,具有異常警示功能
  • 智慧醫療儀器管理系統,智慧維修輔助決策、自動化排程保養、零件汰換預警機制

微電網與再生能源

  • 建置小型發配電系統,由儲能裝置、能量轉換裝置、相關負載和監控、保護裝置等集合而成
  • 建置太陽光電發電、風力發電、水力發電等智慧綠能設施,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,取得「再生能源憑證」

經濟循環 淨零碳排

在地支持援助小農

  • 開闢多元農產品、手工藝品等銷售管道,提供偏鄉小農及社福公益團體於機構內販售商品,協助銷售
  • 設置偏鄉蔬果QR code訂購管道,每週訂購由南投雙龍部落栽種之蔬果,除了幫助小農展銷,亦同步減少配送過程中的碳排放

助力偏鄉

  • 將農場栽種的中藥、香料植物,再製成手工皂,提供公益販售,所得捐助弱勢
  • 協助臺中市和平區桃山部落,建置魚菜共生場域,帶領部落學習環保耕作,透過複合耕作,發展農業新技術,讓資源能夠循環再生,扶助當地經濟及生活支持,減輕生活負擔

惜食公益減少浪費

  • 格外品華麗變身,公益做愛心,惜食不浪費的環保循環
  •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及知名食品廠(如:奇美、桂冠、新東陽、聯華等)合作,直接配送至弱勢據點、照顧機構、偏鄉居民
  • 攜帶食材,前往弱勢機構義煮

愛物惜物 物盡其用

  • 臺灣每年高達數以萬噸的二手衣物、配件、飾品等, 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;每年定期舉辦義賣市集,募集二手商品, 整新義賣,義賣募資收益,捐助弱勢團體
  • 整新機構備品,捐助贈送偏鄉弱勢及弱勢照護機構(如:電腦資訊設備、冰箱等)

綠色生活 永續未來

營造永續宜居環境

  • 攜手推動城市綠化,用愛種下希望,響應植樹造林
  • 綠意家園,申請苗木2000株致贈社區里民

響應綠色採購與消費

  • 優先選用在地具環保標章的設備及綠建材,逐年提升採購比例
  • 響應行政院環境部「環保集點」綠點累積行動,推廣環境集點APP下載活動

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,持續實踐2050淨零碳排